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醫院許多科別都是採分艙分流的上班模式
儘量減少一線人員出現在醫院的時間
而很多原有的會議也都改採「線上」的方式進行,像是晨會科會等等
這次我被分配要進行一份期刊文章的線上分享
製作簡報的模式基本上和之前分享的差不多
可以參考:[菜鳥逼居歪日誌]拆解報告Journal article,你可以的!
儘量減少一線人員出現在醫院的時間
而很多原有的會議也都改採「線上」的方式進行,像是晨會科會等等
這次我被分配要進行一份期刊文章的線上分享
製作簡報的模式基本上和之前分享的差不多
可以參考:[菜鳥逼居歪日誌]拆解報告Journal article,你可以的!
也新嘗試了使用計時性的軟體,這份17頁的投影片總計花費5小時43分製作完成(含演練)
不過這部分等到使用比較熟練再用其他篇幅分享哈哈
不過這部分等到使用比較熟練再用其他篇幅分享哈哈
這次主要想要分享的是「線上presentation」的部分
自己聽了一些線上報告的經驗與想法還有自己準備與實際在線上報告的心得分享
相信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報告,或許這些方式也能有一點點幫助!
做好簡報在前一天的自己演練的時候,回想了一下之前聽幾次報告下來發現線上的方式
無論是聽者還是講者的角色都會好像分別都會遇到些問題:
1.容易分心與聲音文字的不連貫
坐在螢幕前聽報告其實滿容易分心的吧(相較於在現場)(相信大家都這樣覺得xD吧
尤其是在快速變換,一堆(就算是有整理過的)文字一下直接全盤閃出
又少了投影筆的輔助,如果游標又剛好移動慢了一些些
自己好像滿容易就會開始飄走(心思的部分XD
2.講者的定位:
在現場分享一件事、一個主題或一份學術演講時,投影片只是重要的「輔助」成份之一
講者才是主角,得以用眼神、肢體動作,來展現他的風格與傳達訊息的能力
而人不在現場,是不是好像缺了一些什麼
是不是任何人來報份投影片或這樣的主題都會是一樣的效果呢?
於是就嘗試思考如何可以把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儘可能查到跟現場表達一樣的效果
以下三點跟大家分享:
以下三點跟大家分享:
適時利用動畫鎖定視線
很之前的我做報告有時候其實會太糾結於「動畫」這件事
不過隨著經驗與成長(其實是懶得花時間(?))會慢慢覺得適當就好
不過隨著經驗與成長(其實是懶得花時間(?))會慢慢覺得適當就好
應該說不同的簡報場合有不同適合的方式進行,過與不及都比不上適度得宜
後來我一般自己報告的簡報動畫就...適中就好哈哈(沒時間的話就排版排一下就上了XD
除非有些特別需要強調的地方會加入些微動畫或者利用轉場來搭配想強調或連貫的內容
不然主要用雷射投影筆固焦是我習慣的方式
但我這次嘗試使用動畫的方式,不一次秀出整張投影片的字
而是利用動畫,配合講述的時候進行點按再播出該段文字
希望可以讓聽眾跟隨講者的聲音搭配新出現的文字以聚焦在目前的內容
而是利用動畫,配合講述的時候進行點按再播出該段文字
希望可以讓聽眾跟隨講者的聲音搭配新出現的文字以聚焦在目前的內容
優點
除了因為像google meet的分享螢幕模式,自已也是等於對著全螢幕播放的螢幕下去報告
(沒辦法使用像PPT的講者模式=不能偷看備忘錄
當然你可以搭配額外做的講稿或備忘錄,不過這次的方式在掌握整體的進度好像也比較流暢
((以皮膚科報告為例,由於皮膚病灶的敘述其實相當細緻,有無凹凸、大小上區別都會有不同的名詞,所以有許多圖片呈現需要描述,我就另外做成一張Word的備忘稿用平板擺在旁邊,以利我可以快速精準的詞彙描述臨床上或病理上的名詞
缺點
1. 必須花多一些時間把動畫設定完整,一定一定要最後從頭到尾播放以測試
(不然很常一堆物件要點動畫,實際播放可能順序不對,上下層不對
2. 必須要非常熟悉投影片,演練次數可能也需要增加
(以這次為例,總共試講3次才覺得整個算流暢
加入巧思
這次我被分配到的文章是皮膚科的領域也是屬於clinicalpathological challenge的部分
這個session利用一個case臨床上與組織病理的診斷過程讓大家去思考
文章裡有選項跟解答,也有針對診斷與其他選項進行討論與鑑別
由於在報告、演講或分享現場講者除了講述外
還可以透過眼神、肢體動作,用自己的方式強調事物或主題
在線上,這個以投影片搭配聲音講述的模式
反倒是「聲音」和「想法」變成除了投影片外主要傳達訊息的方法之一
所以除了盡可能比平常報告在報告上的語氣再豐富一些,講慢和清楚一些
我也試著加入一些的巧思,希望帶有一點自己的風格也讓報告多了一些有趣的部分
這次剛好有選項的部分,我就把自己在一開始看到case和四個選項的毫無頭緒中
如何「猜」出一個答案的思考流程用說故事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在回饋時主任也特別提出來覺得這部分特別有趣呢!
確認設備與演練
其實不管是線上還是實體報告的場合
我都會提早5-10分鐘先確認設備,把投影片放盡要播放的電腦
進行非常快速的試播,看版型文字動畫轉場有沒有跑掉,發現的話還可以亡羊補牢一下
實體的話我也會使用我隨身攜帶的簡報筆,才不用分神去注意該按哪個鈕
線上進行的話,我覺得確認設備更是重要
以免要開始了才發現什麼東西不能使用,往往很是尷尬也可能影響會議進行
報告本身是需要開啟前鏡頭做報告的話可能需要事先確認鏡頭是否可以使用
語音的部分,麥克風與喇叭也要確認是否收音播音都清晰
演練的話,我自己習慣以相同的模式進行演練
像這次的三次演練我都是對著全螢幕的簡報試講再進行調整
第一次在醫院進行線上的學術報告,意外的發現線上跟現場報告的些許不同也是有趣!
想說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如果有遇過其他問題或者使用線上報告開會等心得也歡迎留言分享交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