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茫然無助,有忘記了為什麼這樣選擇的初衷
但,正因為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我才有辦法在工作之餘走完充滿小石子的路途到達準備進入研究所的階段
因此現在往前走了一些的我,也想用自身經驗提供正在與路途征戰的旅人們一個參考的依據
讓路途因此而踏實許多,也可以不斷回頭檢視自己到達腳下所乘載的一切努力
(2024.06略為更新)
[背景]
可能有人好奇,醫學士為什麼要特別申請一個碩士呢?
只能說是我不斷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個人的選擇,想給自己一些時間適應與摸索不同領域
而其他準備的背景供各位參考,目前是一位臨床醫師,具有科技部大專生計畫及國際期刊著作發表經驗,其他就不特別著墨了。
但無論自身的條件為何,經驗因人而異,唯有了解自己的經歷及特質,將自己擁有的亮點盡可能不浮誇且如實地表達即可。
如果是還正在累積自己經歷的期間,還有努力的空間,那不妨去瀏覽網站看一下有沒有類似經歷的前人、查查有興趣的領域在做什麼事情,和學長姐老師聊一聊,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自己意識到問題,或清楚的看見自己的目標時,你一定來得及去為追尋目標做好準備,GPA也好,學術經歷(科技部大專生計畫、專題研究、期刊)也好。
[Pre-preparation]
在開始準備之前,需要了解自己想透過哪個管道申請碩士入學:
1. 甄試:大部分會在欲入學前一個年度9.10月多就會需要申請(依各學校簡章時程有所不同)
大部分甄試的項目以書面審查+面試為主,有些會具有畢業成績的條件限制,有些不需面試,有些仍要筆試等等
2. 考試入學:通常會接在甄試後申請(年底左右),接著考試(明年)
((後來自己是用甄試推甄上研究所,因此我會以甄試作為主要的經驗分享,考試入學的面向與重點可能不一定能提供什麼資訊
接著可能需要預想一下自己需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資料,畢竟通常開放報名時間到截止其實只會有短短一兩週時間,也就是說,其實需要準備的資料必須及早完成,等到開放報名才從零著手,必然會面臨到倉促與匆忙的窘境。
[準備]
我想用自己這次的準備時程表為例,分項拆解我準備的過程(其實自己準備的過程並沒有刻意去針對分項準備,而是後來回頭梳理準備過程發現自己是照著這樣的準備模式走):
1. 確立心目中的學校與科系:
這部分其實相當重要,當然如果目標已經非常明確,那這部分就可以跳過,如果心中方向並不是很確定,可以多爬爬學校或系所網頁,找相關經驗的人或老師聊聊自己內心的想法會比較容易確定。
2. 搜尋詳讀去年簡章:
從6月多有這個打算也確立目標開始,自己就開始查找並詳細看一下目標科系歷年推甄有什麼條件,或需要準備什麼資料即可開始準備。
如果有多個選項,建議也都詳細看過簡章,列出共同與分別需要準備的項目,這樣整理起來比較容易知道還什麼已經完成,什麼資料尚缺。
3.準備資料:
以我申請的系所為例,申請需要自我介紹、研究計畫書、成績單、推薦函、其他有利審查資料。這裡我的處理方式是把資料分成兩種型態處理:
(1)既有資料:成績單、其他有利審查資料、推薦函
這個類型的資料是表示說只要經過一些程序就可以完成的資料,像是成績單其實只要去校務機構準備資料填寫表單,等待一定工作天後即可搞定;而其他有利審查資料其實只要之前有將自己的獎狀經歷等等收整好,這份資料就是將原有的資料掃統整好即可以完成。因此確認項目數量,提早作業就可以完成,建議及早準備好就可以不用再費心了。
*推薦函有點介在兩個型態中間,但我還是將之歸在既有資料,因為其實處理得好,並不會佔用準備的太多時間。主要是要讓想請他/她幫你寫推薦函的老師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怎麼樣幫忙推薦函的部分。
舉例:我自己是提早先跟老師說之後報名時(時間),需要老師幫忙完成線上推薦函(方式),報名時再跟老師做確認(double check有沒有沒收到信或系統有bug),畢竟也需要考慮到老師的行程可能繁忙,因此提早明確的提供資訊讓老師們方便作業,自己也積極地確認,推薦函也才比較不會變成一項煩心之物。
(2)全新資料:自我介紹、研究計畫書 (耗時共計約19小時)
這裡的資料每一份資料都會需要費一番心思才能產生,自己準備的過程跟耗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進行:
[自介撰寫](4小時)->[搜集資料](3小時)->[研究計畫撰寫](12小時)
個人覺得最困難的還是「開始」,因為會不知道從何開始而開始懶得著手
建議可以先找找網路或是有認識的學長姐申請的範本當作參考,進而找出自己想表現的方式去呈現,沒有絕對的「好」的樣本與「不好」的樣本,以下是自己在撰寫的小重點分享一下:
(2-1).自我介紹:以我為例,我自己希望簡潔而有條理的呈現重點的經歷的做法:
- 篩選經歷:這個問題可能會發生在很認真累積一拖拉庫的經歷的人,會需要面臨「篩選」什麼樣的經歷以呈現,畢竟空間有限,有些不是重點或相關性低的經歷可能必須忍痛割捨(儘管我知道你/妳一定很用心的去累積每一個經歷)
- 版面乾淨:其實上網一查就查到許多很厲害的自傳範本或格式,照著拉或稍微改一下要生出一份很有美感的自介並非太過困難。但可能要想一下系所想看見的是什麼(比如說:如果跟視覺相關的系所,可能就必須花更多心思設計了),與自己想怎麼呈現,我是用條列式後自己在稍稍修改版型尤其是圖表呈現可以加點小巧思,並沒有加入過多的裝飾,自己也很滿意。
後來寫完再回來閱讀自己的研究計畫,自己詮釋發現有點像深入版的大專生計畫,或摘要版的碩論前三章。大致的概念大概就是需要一個吸引人的主題與發想作為題目,了解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研究的動機,並透過查找文獻證明自己的動機,同時告訴大家之前在這方面的了解到達什麼地方或遇到什麼困難地方。接下來需要敘述這個研究可以怎麼進行(研究方法),又這個研究的預期結果是什麼,可能可以解決怎麼樣的問題,對後續的影響是什麼,進而給出一個結論。
抓著這些大核心方向去思考,不完全依照既定格式走(若沒有規定格式)也可以清楚整個架構,在撰寫的時候也不會非常片段而無法連貫。
4.報名階段:
第一部分:從今年度新的簡章出現開始,更是需要詳讀今年簡章有沒有較之前簡章不同的部分,尤其是需要繳交的項目和方式(書面或線上等),以利資料的調整
第二部分:再來是確認報名時間後,一定要在開放報名的時間完成所有的流程,包括繳費、繳交所有資料(書面或線上),截止後也要記得確認報名資格審查,才可以安心地等待初審或面試通知喔!
5.面試
[後記]
在整個準備的過程,越到後面會越焦躁,畢竟不是自己完全熟悉的領域,會擔心自己呈現的方式或原本擁有的經歷其實並不是這個領域最看重的。還好遇到好的貴人願意指點一些方向或思考上的盲點去精進查找文獻,同時透過找不同的人聊聊申請的想法,也會更加確立自己努力的動機,面試的部分也可以找有經驗的前輩們或同學互相模擬練習,對於臨時的情況或應答比較不會驚慌,祝大家都能往自己想前進的方向邁進。
雙學位博士克里斯 太神啦!
回覆刪除